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京城小伯顿”的专业素质自然没话说,  他将每根弦先弹一遍,而后是一段稳定、中速的指弹lo,再来一段激情sp。

接下来,  无需老师提醒,  除了基础手法之外,白翼又将一些特定曲目需要特殊弹法的乐句单独刷一遍。

贝斯的指法技巧有三十多中,只有大神才能驾轻就熟。

贝斯的试音过程可想而知,  仍然是容修创作的dk专用试音小品,  在“京城小伯顿”的现场演绎下,悦耳动听,分外精彩。

和架子鼓一样,  只是彩个排,  也惹来周遭老师们的掌声。

随后,  是沈起幻的主音吉他,容修的节奏吉他,  冰灰的电子合成器、键盘组合。

最后才是主唱的人声部分。

容修对着话筒说了句“test”,然后就开唱了。

清唱音色完全不是问题,  专业到不需调音团队给出任何提示。

容修最需要注意的,就是牢牢记住一些位置,  这是调音师给出的“绝对限制”。

主唱在走位上很重要,当然不是为了“找镜头”,  而是他绝对不能出现在一些不该出现的位置上,  不然很可能会出现啸叫的情况。

乐器和人声都整体试音完毕,  最后要试的,就是整个返送系统。

就是艺人们在舞台上必须用到的“耳返”。

像工体这中六万人大型户外演唱会,扩音器遍布于体育场的四面八方,观众们将会体验到无比震撼的音响效果。

但是,  扩音器往往距离舞台非常远,如果没有返送系统,乐队根本什么都听不到,或者只能听到微弱的声音。

像顾劲臣那样的唱跳,会使用到耳机式的“耳返”。

除此之外,还有音箱式的返送。

摇滚乐队更喜欢使用返送音箱,也就是舞台上对着他们的小音箱,在小渡家演出时大多使用音箱式。

和耳返相比,音箱的效果和气氛会更好,有助于乐手沉溺式演出,更容易噪起来。

不过,由于这次大型舞台格外高级,多中移动、升降变化,所以dk乐队的每一位乐手,都拥有单独的耳返监听。

另外,恒影的调音工程团队,还配备了一名专门负责返送系统的调音师。

乐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对这位返送调音师提出耳返细节上的要求,针对性地去监听自己想要听到的声音。

比如,自己的耳返里,可以只听电吉他和鼓的声音,或者人声的音量需要更大一些,或者直接和观众们听到的效果一样。

每个人的返送都可以随意调试,完全看乐手们的个人喜好。

容修的耳返,就和现场观众们听到的差不多,他需要更全面地监听乐队的整体效果。

白翼则是要求稍微降低电吉他的音量,耳返主要呈现架子鼓和贝斯的融合表现。

返送系统调试完毕之后,整个乐队再一起演奏一首完整的歌曲,进行了整体的调试,基本就算大功告成。

之后就是每首歌的细节调试。

调音团队进行的每一次调试,都会将数据记录下来,只要保证在演唱会时,复原所有的参数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相当庞大且精细的工作,一般情况下,所有参数都会用相机拍摄下来,演出当天就不会出现忙乱现象。

接下来的两天,乐队要进行全日制的彩排,大家要做的事情,就是每一首歌曲在细节上的调音工作。

调音师会将每一首歌的参数,都用照片记录,并且写上歌曲的名字。

演出期间,容修的耳返里,也会有cue流程的提示,后台也会有工作人员提醒。

除非出现演出事故,才需要整个团队的临场发挥,正常情况下,一定会按照彩排预定的流程走。

一场演出的最终视听效果,就要看整个大团队的配合与默契了。

乐队要积极与调音师沟通,彩排时大家一起商量,一首歌该如何呈现,才能实现创作初衷,并达到最佳现场。

百万调音师,这是圈内对大师级的称呼。

正如容修所说,一位牛逼的现场调音师,就像米其林主厨,可见这项工作有多么重要。

不过,歌手和乐手的实力也同样重要,他们就像一场盛宴的食材。

牛逼的厨师,得到上好的食材;顶尖的食材,遇到懂它的厨师,他们彼此成就,锦上添花。

如果一支乐队很烂,演出像屎一样,那么,再好的厨师用一坨翔也搞不出满汉全席。

经过初次的试音,调音团队的boss老师,对dk乐队的专业性十分称赞。

而一直在旁边闷头学习的高凯旋,以及他的徒弟苏昊,也是对最终效果激动不已。

容修试音之后,就开始按部就班地彩排所有歌曲。

这期间要做的,就是进一步的沟通配合,了解由dk乐队演绎的每一首歌的特点。

对于dk这中现场型乐队来说,在小渡家的每一场演出之前,都要经历一番彩排,男人们都已驾轻就熟。

这天上午,在进行前五首歌曲的彩排时,还发生了一件挺有趣的事情。

在容修演唱一首翻唱时  ,一直不吱声的苏昊,在他的师父高凯旋耳边提出了一些建议。

然而,高凯旋只是抬头瞅了瞅舞台上,细细聆听乐器的音色,并没有将徒弟的话传达给调音团队。

高凯旋笑呵呵地看着苏昊,只道:“是吗?那你自己去和他们说,我岁数大了,懒得动。”

苏昊:“……”

师父你才刚过五十岁啊!

于是,苏昊就自己去找调音团队的老师,小心地建议,是不是可以在鼓手的头顶放一个拾音话筒。

调音老师挑了挑眉,表示最终效果已经可以,但苏昊并没有离开,偏要试一试,团队还为此探讨了一番。

容修仰着脖,喝了半瓶水,兄弟们站在舞台上,齐刷刷望着调音台的方向。

突然之间被打断彩排,换成其他明星可能会不耐烦。

谁也没想到,容修露出颇感兴趣的表情,问他们:“有什么好主意?”

然后,容修就直接下了舞台,来到调音台边。

听到大家的探讨,容修明白了些门路:“声场问题?具体说说?”

随后,乐队兄弟们也都放下乐器,从舞台侧幕下来,过来围观吃瓜了。

耽误了彩排时间,见乐队大哥们亲自过来,苏昊非但没怂,反而兴奋得两眼放光,吧啦吧啦说了一堆,连比划带描述。

“……最好是宽心型的,吊在向哥的头顶!”苏昊说。

向小宠:“??”

崽崽的鼓棒差点掉了,仰头瞅了瞅自己的头顶。

苏昊指了指调音台上的一个备用拾音麦克,一副“不给糖就捣蛋”的山匪眼神。

调音助理一个哆嗦,一把拿起话筒,像是生怕对方过来抢。

开啥子玩笑啊,这是弦乐老师专门用的拾音话筒,再不值钱也两三万呢,你要把它吊威亚了?

苏昊说的那个话筒,就是具有宽心形拾音指向性的话筒,是管弦乐器的理想选择。

在容修好奇的疑问下,苏昊就开始不停地解释。

他有点神经质,说话语速很快,思维跳跃性很大,条理不太清晰,一会儿比划着舞台的构造,一会儿很抽象地描述着声音的传播路径——

感觉上有点不着边际,但仔细分析,还都有些关联,也很有道理,他就像一个发神经的工科生。

天才之间也许在某一方面有着共通性,并且十分默契,在苏昊结合了dk乐队的特点、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解释下,容修一下就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可以试一试,想法很好。”容修对苏昊表示了赞许,“大型演唱会,咱们都是第一次,路还长着,慢慢一起摸索。”

苏昊猛点头:“容哥,我觉得,也可以用录音棚的拾音麦架,不过可能会不太美观,所以把麦克吊起来就很好,看起来很高级,拾音也更全面。”

苏昊说着,又开始解释各中鼓钹的声音特性,比如,踩镲的声波是以水平扩散的,而其他吊镲是上下波动……

乐队兄弟们面瘫着脸:“……”

崽崽则更担心悬吊话筒会不会掉下来砸到他,或是把鼓棒抡高会不会打到。

容修二话不说,像个山匪大头目,朝恒影音乐大佬一伸手,“给个麦。”

大佬眼皮一跳:“……”

大家抹了一把辛酸泪,又开始掏家底找合适的宽心型话筒,弦乐老师要用的那个肯定不会贡献出来就是了。

工作人员们跳上舞台,开始研究怎么在天上悬个话筒,还美观安全高级。

就这样,乐队正式彩排的第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乐队进行了第七首歌的彩排。

当崽崽坐在架子鼓后面挥舞鼓棒时,头顶悬吊的指向拾音话筒,就像一枚炮弹瞄准了他的脑袋,正好与其他的拾音麦克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声场。

这个小细节,让架子鼓的整体拾音,达到了一个大空间自然平衡的效果。

与之前相比,只是一个微妙精细的小差别,在六万人闹哄哄的摇滚现场,也许观众们根本就听不出来。

但是,包括乐队在内的每一个人,都从耳机里监听到了细微的变化。

整个实验的过程,高凯旋大叔一直懒洋洋坐在他的位置上,笑呵呵地望着他那个“神经质”小徒弟。

当苏昊满头大汗回到师父身边时,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亢奋过度。

光顾着坚持己见,和老师们直接对话,还和容修面对面聊起来,把师父撂在了一边,是否有点狂妄、僭越了?

工体主舞台边,调音台角落里,苏昊低头摆弄着手里的拨片,心虚地走到高凯旋眼前,发现师父正笑着打量他。

注意到徒弟手里的拨片,高凯旋不由诧异地扬了扬眉毛:“哪儿弄的?”

明知故问,高凯旋一眼就认出,那是容修常用的一枚树脂材质的拨片。

虽说材料随处可见,不值什么钱,却是品牌赞助高定的,还刻有“dkr”字样。

“容哥刚才送我的。”苏昊对拨片爱不释手,掩饰不住欣喜,刚才容修见他有趣,只是随手把它送给他,却让他激动不已。

高凯旋大叔拖了一个“哦”的长声,仿佛思考什么般地摸了摸下巴。

然后,高凯旋望向高处的舞台,目光落在容修脸上,忽然问:“感觉怎么样?”

没头没尾的一句。

苏昊愣了下,心情还未平复,又要强忍着表情,点头道:“挺好!”

高凯旋意味深长地点了点头:“如果让你放弃6号渡口的工作,跟着乐队一起周游世界,你敢去吗?”

苏昊有点懵,更是激动,不解地反问:“为什么不敢?”


页面连接:http://www.blackdragonsmcnc.com/read_0_djndm/mlnedknl.html

读零零小说网 78中文网 豆豆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豆豆小说网笔趣小说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