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这次倒是没让华辛佑费事,当他转到明楼北面的时候,就在一米多高的青白色墙基上看到了X形标记。

不知道基地的人,把记号画在这么低的位置,是怕和上边橘红色的墙面,太靠色(读shai)不好辨认,还是为了保护文物。

华辛佑摇了摇头,不管基地的人是怎么想的,都和他没关系,他现在该考虑的,是如何找到被藏在这里的那枚信物。

有了前边的几次经历,华辛佑现在已经深刻的认识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找标记易,找信物难。

如果把华辛佑所用的时间区分开来,那他用在赶路和对付巨虫上的时间,顶多不到三成,而剩下的七成,则全都用在了寻找信物上。

之所以会用这么多时间,是因为难点有两个,一个是找,一个是拿,找信物自不必多说,肯定是很难,而有时候就算找到了,可要想把信物真正拿到手里也同样不容易。

就拿华辛佑的第三枚信物来说,也不知道是哪个缺德玩意,竟然把信物埋到地下一米多深,要不是在那枚金属币上还绑着一根细细的红线作为指引,他当时都得以为自己挖错了地方。

因此在看到标记时,华辛佑并没有露出什么喜意,毕竟更难的还在后边。

可是就当华辛佑准备根据标记,开始动手寻找信物时,他的身体突然一僵,随即倏地转身看向后方。

在明楼的后边,与明楼相隔十几米宽的月牙城,是一座圆形的大山包,清太祖的骨灰,就被安葬在山包下边的地宫里。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由于满族早期的丧葬习俗为火葬,皇帝也不例外,所以清朝的前三位皇帝,都是实行的火葬。

这种情况一直到康熙皇帝时期,随着战事渐息,国家慢慢安定下来,满族人也已经从部落制转变到城市定居生活,并在儒家文化的熏陶下,受汉民族丧葬习俗的影响,满人也认为他们以前焚化尸骨的火葬行为属于不孝,应该保留先人遗体的完整性。

因此从康熙皇帝开始,帝后和一些王公就不再选择火葬,而是改为了土葬。

等到乾隆皇帝时,更是将土葬作为国法进行了颁布。

言归正传,这座大山包,其实就相当于普通老百姓的坟包,不过皇帝的坟,肯定不能那么叫,而是称其为‘宝顶’。

此时从宝顶的背后,正有一只‘怪物’探出头来。

怪物的头部,呈扁平状,前端有两根比成年人大腿都要粗的触须,在头的下边,还有两个硕大狰狞的颚牙。

随着那怪物逐渐显露出身形,华辛佑也认出来,这竟是一只超巨型的蜈蚣。

虽然这只蜈蚣还没有露出全貌,但以华辛佑的目测,这只蜈蚣的体型,绝对比他之前在桥上看到那只红头蜈蚣大了两倍以上。

也就是说,这只蜈蚣的体长起码得超过二十米长。

这么巨大的体型,难怪会让华辛佑有种面对科幻怪物的既视感。

另外和桥上那只红头黑背颜色鲜明的蜈蚣不同的是,这只蜈蚣全身都是呈现出一种深红色。

如果换成以前,华辛佑还真不清楚这是什么品种的蜈蚣,但是经过特训营的学习,现在的他,一眼就能辨认出,这只蜈蚣的本体,应该就是一种‘红龙蜈蚣’。

就算在过去,红龙蜈蚣那也是全世界都知名的巨型蜈蚣之一,成虫体长普遍都能达到二十公分左右。

这样看来,按照灾变的催生规律,面前的这只红龙蜈蚣能长得这么巨大,倒也不奇怪。

不过有一点让华辛佑不太理解,那就是红龙蜈蚣应该分布在华国南部的南粤和西粤一带,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而且更让华辛佑惊奇且愤怒的是,这个家伙竟然是从宝顶里钻出来。

在华辛佑的感知中,宝顶的背面,有一个直径两米多的洞口,先前他并没有注意,直到这只蜈蚣从其中钻出来他才感知到。

这宝顶是什么地方,这可是清太祖的墓葬,由于受到技术限制,国家担心对墓葬有所破坏,到现在都没舍得挖掘这座墓葬。

谁成想,现在竟被一只恶心的巨虫给破坏了,不用说,里边那些极具考古价值的珍贵陪葬品肯定是保不住了。

“咔嚓嚓——、咔嚓嚓——、”

要说蜈蚣给人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除了剧毒,就肯定是蜈蚣身体两侧,那多到数不清,让人头皮发麻的腹足了。


页面连接:http://www.blackdragonsmcnc.com/read_0_jpgkj/eleeddem.html

读零零小说网 78中文网 豆豆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万书网第一版主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