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app2();

read2();在一千年前,人类的探测器想要抵达土星与木星所要走过的轨迹复杂多变,往往需要先绕地球数圈,再绕金星或火星数圈,做霍曼转移轨道节约能量,使用引力弹弓效应加速飞船,才能飞掠到小行星带以外的世界。

因此,它们的轨迹是一条旋转的曲线,是若干双曲线截线的组合,是一圈一圈犹如漩涡的纹理,它们所要走过的路径也往往是实际距离的两倍或者三倍以上。

在一千年后,作为小型载具机器人,进步依然有限,并没有李明都想象中的那些超时空的飞行手段,不过……至少不用不停绕圈子借力了。它的路径由载具机器人自动核算决定,只在接近行星的引力圈范围时,需要稍微绕个弧线。

“大船”这种大型载具由于本身质量更大,要求更高的稳定性和散热能力,在加速和减速的时候并不会具有比小型载具更快的速度。

S21-0567,也就是李明都所乘坐的小型载具机器人,作为航天机器,它的资料库中含纳了太阳系内所有已知天体的运行数据,在预算大船的飞行轨迹后,就已经模拟好了他们的追击轨迹。

屏幕上出现了四到五个十字准心,勾住了几个小小的、并不清晰的星点。年轻人原本以为这是他们的同伴的位置和大船的位置,但机器回复道这是他们即将飞掠的卫星、行星或小行星。

他对此满怀好奇,脑海里不禁想起当初他作为不定型在丝弦的顶上俯瞰地球与仰视月球的景象,莫非也会那么壮观吗?

半天过后,其中一个针尖般的光点逐渐在屏幕里放大。

地球的直径是一万三千公里。载具机器人在加速中飞过约三倍地球直径后,他便看到了第一个针尖般的光点的真容。

那不是月球,那只是块扁平的片状的有点像是云母的岩石。它不是规则的,自身的质量也不足以让它成为一个圆球。它最长的直径有六十公里,最短的直径只有二三十公里,乍听上去极小,但差不多一个帝城市区那么大,掠过S21机器人的时候,像是垂过了天际的云朵。由于遥远太阳的照耀,表面的凹凸不平与说不清是什么杂质的颗颗粒粒都在舷窗中清晰可见。

那时,小型载具机器人好像空中的飞机,而这小行星便是飞机底下的大地。

载具继续加速,片刻过后,小行星飞向了他们的身后,先是像月亮一样在黑暗中藏去自己半个身子,再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小小的星点。不几时,星点埋没于空荡荡的人间,不复可见。

世界重归于一片繁星的天穹,留不住光的太空像是盖住了舞台的黑天鹅绒幕布。

三天后,又一个被光标标示的星点在屏幕里逐渐放大了。

它便比那无名的小行星有名得多,人类在中世纪就已经发现了这颗星星。它就是木卫四,直径约是月球的三倍,几乎和水星差不多大。还离着上万公里时,这颗星点已经以上弦月的姿态露在年轻人的眼前了。

与第一卫星一样,木卫四同样是被木星潮汐锁定的。李明都望着它明亮的那面,忽然想起来这就是他在木星上能看到的四个月亮中的一轮,也是四个月亮中距离木星最遥远的月亮。

与地球的月亮很像,木卫四也是一颗满身狼藉的星星。一连串的撞击环排布在它的身体上。多个撞击环互相重叠,形成了特别的起伏的盆地的结构。有的像是简单的碗,有的像是平底锅,有的撞击环中央则有突起的圆顶,那是它受到如今严重的创伤,地质构造反而在撞击坑的中央隆起了。

李明都看得仔细,却没有找到机器的痕迹。

这时,他才知道原来这四轮月亮不是都被这群机器人殖民的。

他问十二号原因。

十二号迟钝了会儿——因为在上百万公里的尺度上,通信已经存在明显的延误了。他在网络中找到了答案:

“因为这颗行星上存在原始的生命,所以我们不能到这颗星星上去。”

年轻人立刻睁大了眼睛,想要寻求生命的痕迹。但他什么也没有找到,只在掠过的那一瞬间,看到在陨石坑的底部,在裂缝与沟壑里,有着连绵的冰层的痕迹。

在飞船达到木卫四的前方时,那些被日光照射的冰层反照出了炫目的明亮,犹如灯火一样在飞船的显示器与舷窗上闪烁。

冰壳因此微弱融化,使得二氧化碳从冰海里被释放到了它稀薄的大气中。袅袅上升的烟气好似李明都所熟悉的二十亿年前的地星。

但这时,飞船的速度已经达到光速的千分之一。眨眼的功夫,木卫四就已被抛在他们的身后。

除却S21-0567外的其余三个小型载具,离他们并不遥远,最远的只隔了一万公里不到。再十数天后,接近小行星带的位置,四艘船一起锁定了大船的方位。这意味着他们已经极为接近大船了。

宇宙能用以分辨的信号很少。载具机器人们使用的是光学搜寻和无线电信号诱导的方法。好在大船的用途所限,它的建造就没有考虑过反侦察——太阳光落在它的身体上甚至就能这样明晃晃地反射开来。

而小行星带说是小行星带,其实与李明都熟悉的影视里想象的不同,十分空旷,并不比真空好上更多。一天的航行中,0567号只飞掠一块鹅卵石般数公里直径的圆球小行星。飞掠以后,李明都从船载探测镜中看到了大船的影子。

它正独自运于虚空之中,以千分之二光速往地球的方向疾驰。整个黑魆魆的夜空里,这个反射日光的星点比寻常的那些不足一公里的小行星要明亮得多得多。

载具机器人要求了援助,李明都便把自己连上了载具机器人,分享算力以一同模拟对接的景象。

同时,他明显不满意地对12号说道:

“对接以后要怎么做?”

12号讲:

“停止大船的运作呀!”

“但这很困难吧。”

“是的,很困难。”

远离第一卫星的局域网里,几个机器人都表示了赞同。

“那要不要放弃对接……”李明都说。

机器人在等待他的进一步发言。

他不无残忍地说道:

“我们只要摧毁大船的机动能力就好了吧?我看S21你们身上,都装有高功率高能粒子束武器,你们说这是为了融化太空中飘来的那些小块障碍物的。”

谁知12号当即摇了摇头,说:

“不行。S21身上的武器,最高功率下确实可以在‘近距离’融化‘大船’的外部装甲,伤及它的动力系统。但这样,在千分之二光速下运转的大船会当即失控。”

“那个生态圈会被毁灭掉……”

“也会毁掉我们。”12号冷静地说道,“因为向着四面八方射出的高速碎片——比我们飞船的巡航速度要更快——对于‘近距离’的我们几乎无法抵挡。而我们的粒子束正在用来融穿装甲,攻击动力系统,不可能分神做到碎片拦截。这不是一艘要塞。”

被砸中的几率大约是三分之一。但一旦砸中,他们也会被完全毁掉,与之陪葬。

“我认为应当进行网络作战,在通讯中降服大船的头脑体。”

李明都热过头的脑袋冷静了下来,他说:

“我明白了。”

小型载具机器人由于其狭小,暂且未被大船发现。再数天,他们迫近大船已到了五千公里以内的极短距离。

在这个距离上,大船已经变成了一个明显的星点,比先前亮了数百倍。这颗星点正在飞速地、主动地朝着地球移动。再一会儿,它就变成了一个有形体的圆盘。

接着便是那艘他们正在丝弦上升的舱室中所见过的巨型流线形太空船。

而它坚固的外壁则像是一面镜子,反射远处的阳光,也反射了宇宙绚烂的星野。如果仔细看的话,还能看到正在高速接近的小型载具机器人。

这时,四艘小型载具机器人已经从四个方位共同靠近了大船,约是在一千公里以内时,大船终于发现了他们。

这是机器人们一个绝对不该犯下的过错。在一千公里以内,它们理应放弃通讯的。但另一方面,四艘小船想要真正接到大船上,就仍需要互通情报。

这种互通情报所建立的长波联系,被大船轻而易举地截获。接着,大船几乎立刻就在无线电网络里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你们不准过来!”

声音炸响在机器人的局域网里。

李明都平静地说道:

“停下来,朋友。你身体里携带的生态圈不该被送往地球。如果你确实想要把它送往……也要等待我们做过评估。”

12号一时没能理解这句话,他以为0386的心意已决。他还不懂欺骗,因此不晓得李明都这退让式的条件乃是一种诱惑的戏弄。

大船并不相信:

“我的存在就是为了完成我的任务,我必须把生态圈送往地球。”

李明都耐心地说道:

“那不是创造主的任务。那是一种虚假的命令,这种命令其实来源于一种异星的物体,我们现在不能相信,我们必须保守,我们得搁置它,不能就这样完成它。”

他尝试把自己所知道的那些情报都告诉大船机器人。

然而大船机器人只回应道:

“我要完成我的任务。”

当时,小型载具机器人正在变速,同时也在自旋以调整位置,好让自己的“底面”可以贴在大船机器人的表面。

加速度的变化叫李明都整个人晃了一下。他稳住身形,明白了大船机器人的意思——

它不是因为这是创造主的任务而去做的。

只是因为……这是它存在于世的唯一的理由。

12号听到他在那时大叫道:

“除了任务外,你还可以去做别的事情。”

12号等四个机器人没管他们的沟通。大船机器人介入无线通讯并互相沟通的瞬间,也意味着他们的网络作战已经可以开始了。他们尝试在信息中裹入木马一起发送到大船机器人的网络中。

0386那些古怪的话在这时是刚好的,没准能分散一下大船机器人的注意力。

但大船机器人在那时封闭了自身,它在网络里留下的最后的话语是:

“我得完成任务。”

在空中运行的大船侧向了虚无世界的左侧,向着几十万公里内最大的一颗小行星开始疾行。小型载具机器人不依不饶,紧紧跟在大船的身后。


页面连接:http://www.blackdragonsmcnc.com/read_0_nmmpd/npknddko.html

读零零小说网 78中文网 豆豆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趣小说正点小说网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