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 (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 X

东北是国抗战胜利成果一个最大的“桃子”‘,它不仅吸引着国国内两大政治力量,也使美国和苏联想入非非。

美国一直在盼望日本关东军投降后取代日本完全控制东北,但是要迫使70余万关东军投降乃至在整个国大陆击败日本,美国还须付出100万官兵伤亡的代价。

美国不可能承受如此重大的牺牲,故罗斯福总统希望由苏联出兵东北,以减轻美国的损失。

美国的请求给了斯大林一个极好的机会,苏联当然不会轻易放过。

苏联对于东北一向十分关注,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的临近,斯大林已经开始仔细地考虑东北问题了。对于罗斯福的请求,斯大林一方面明确表示愿意参战,同意出兵东北:另一方面竟不客气地提出了参战后的权益要求。

为了最后确定美苏双边利益归属和划分问题,在前苏联乌克兰加盟共和国的最南端的克里米亚半岛的一个小城市一一雅尔塔召开了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几乎同时抵达这里,“三巨头”会议随即开始。

2月8日,“三巨头”正式讨论苏联加入对日作战的政治条件问题。在第一次讨论,罗斯福没有等斯大林开价,就认为把库页岛南部和千岛群岛从日本人手移交给俄国没有问题。罗斯福深知斯大林为了海上“霸业”太需要太平洋上这个不冻港大连了,对此他也表示“赞成苏联租借大连或把大连变成国际共管的自由港来使用”,但他倾向后者。

实际上,罗斯福早在这次会议前已经写信给斯大林表达了以上意见。对于罗斯福的“慷慨”,斯大林却仍不满足。他告诉罗斯福除了以上条件外,苏联还要求使用满洲铁路。时隔数日,斯大林将莫洛托夫起草的协定草案交给了罗斯福。这份草案包含了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全部条件。其要点如下:(一)维持外蒙古(蒙古人民共和国)现状。

(二)恢复1904年日本背信弃义的进攻所破坏的原属俄国的各项权益,即:甲、将库页岛南部及其全部毗连岛屿归还苏联:乙、大连商港国际化,并保证苏联在这个港口的优惠权益,恢复租借旅顺为苏联海军基地:丙、设立苏合营公司,对通往大连的东铁路及南满铁路进行共管,并保证苏联的优惠权益,而国保持在满洲的全部权益。

(三)干岛群岛交给苏联。

斯大林的价码实在是太高了。罗斯福和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同斯大林、莫洛托夫一起又多次交换意见,希望苏方适当降低价码,然而斯大林那里根本没有商量的余地。

为了换取苏联出兵减少美军的伤亡,罗斯福不惜牺牲国的权益来达到目的,于是全部答应了斯大林的条件。

由于罗斯福答应斯大林的是国的领土和权益,这就涉及到必须征得国政府同意的问题。但是协定草案关于这一问题的写法十分含糊,仅指出:“三大国政府首脑同意,苏联的这些要求应在战败日本后毫无条件地予以满足。苏联方面表示准备和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苏友好同盟协定,以期用武力帮助国达到从日本枷锁下获得解放的目的。”尽管罗斯福后来在协定上加上了“经谅解,有关外蒙及上述港口与铁路的协议尚需征得蒋委员长的同意,根据斯大林元帅的提议,总统将采取步骤以取得该项同意”这么一段修饰语,但是罗斯福为了美国的利益,牺牲国的民族权益的最终用心是掩饰不了的。

雅尔塔协定是大国政治贸易的产物,对美苏双方都是有利可图的。通过这个协定斯大林得到了他需要的权益,罗斯福则得到了苏联参加和支持其对华政策的保证。

在协定美国没有放弃其在国东北的权利,同时也不允许苏联独占东北。白宫的政策是坚持要求克里姆林宫在东北实行“门户开放”,以确保美国资本在战后进入东北畅通无阻,并且积极支持国民党正炙权尽快控制东北地区。这个协定还划定了美苏两国在远东和国的势力范围,既对双方都有利,又都有约束,因此美苏两国谁也不吃亏,谁也都乐意接受。

而真正吃亏的是被当作交易筹码的国和国人民。

国没有代表参加雅尔塔会议。其雅尔塔密约对外界是严格保密的。连蒋介石也没有看到全。

1945年3月15日,蒋介石收到了驻美大使魏道明的电报后才了解到密约的内容。

为此,他在自己的日记写到:“阅此,但有痛愤与自省而已。雅尔塔果已卖华乎?惟知此可以断定此次黑海会议俄国对日作战已有成议。果尔,则此次抗倭战争之理想,恐成梦幻矣!”

蒋介石最清楚自己,如果苏联不出兵,靠他的力量是难以战胜日本的。何去何从?只能承认这一协定。一直到同年6月旬,美国才将雅尔塔协定的全部内容正式通知蒋介石,并督促蒋介石尽快派人去莫斯科谈判落实雅尔塔协定的具体内容。于是又带来了1945年7月正式开始的苏谈判。苏联方面参加谈判的主要是斯大林和莫洛托夫。斯大林决定亲自出面是为了表明他对谈判的重视,他企图以强硬的态度,出现在国代表的面前,给予国以强大的压力,如此才可能迫使国政府就范,以接受雅尔塔协定的条件。莫洛托夫是世界级的谈判老手,西方外交官们称他为“硬石头”,也有人称他为“铁嘴”,从一个侧面证实了其在谈判桌上的厉害。

国方面参加谈判的是以宋子为首的代表团。宋子是蒋介石的大舅子,当时国的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长,是国民政府的实权派人物。并掌握着财政、金融大权,其成员主要有蒋经国、胡世泽、傅秉常。蒋经国曾长期居住苏联,了解苏联的社会和化,作为蒋介石的长子,其特殊的身份,与代表团的使命是相称的。至于胡世泽和傅秉常,前者是外交次长,后者是驻苏大使,职责所在理当加入谈判。

然而,这次谈判是异常艰难的。实质性会谈一开始,斯大林便提出,国必须承认外**立。对于这一要求,国民党方面竟然毫无准备,他们原以为雅尔塔协定所述的“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就是保持原有状态,故没有作为这次谈判的问题来加以准备。

在谈判,斯大林强调外蒙的地理位置对于苏联的重要性,他对宋子、蒋经国说:如吾人在外蒙无自卫之法律权,苏联将失去整个远东。斯大林还找出一条理由是如果再发生战争,敌从外蒙攻苏,西伯利亚将被切断,“如是则西伯利亚全部将丢失。”

宋子没有答应斯大林的要求,但认为国对目前外蒙的现状可不闻不问,如果在法律上承认外**立,国政府将发生动摇。对此,斯大林根本不予让步,他向宋子施以强大压力,说如果不答应外**立,“外蒙将统一所有内蒙至北蒙之蒙古人民。

苏谈判至此陷于僵局。

为了打破僵局,蒋经国以其特殊身份去见斯大林,请求斯大林谅解国政府苦衷。“蒋经国对斯大林说:你应当谅解,我们国七年抗战,就是为了把失上取回来,今天日本还没有赶走,东北、台湾还没有收回,一切土地都在敌人手,反而把这样大的一块土地割让出去,岂不失却了抗战的本意?我们的国民一定不会原谅我们,会说我们”出卖了国土“;在这样情形下,国民一定会起来反对政府,那我们就无法支持抗战,所以我们不同意外蒙古归属给苏联。

斯大林对此态度十分冷淡,并回答说:

“你这段话很有道理,我不是不知道。不过你要晓得,今天并不是我求你来帮忙,而是你要我来帮忙;倘使你本国有力量,自己可以打日本,我自然不会提出要求。今天,你没有这个力量,还要讲这些话,就等于废话!”

蒋经国碰壁后,宋子只好打电报请示蒋介石,并建议万不得已时只好终止交涉。

第二轮谈判自8月7日开始,至8月14日为止,蒋介石将王世杰加进谈判代表团。据说,宋子自第一轮谈判后回国,感到国政府同意外**立,将在历史上成为千古罪人而被后人所唾骂,故不想以外交部长身份在苏条约上签字。因此要求辞去外长之职,蒋介石只得另安排王世杰就任新的外交部长,并参加双方第二轮谈判和代表国国民政府签约。

在第二轮谈判,由于苏军已出兵东北,如再谈不拢,国民党害怕无条约约束,苏军在东北就可能胡作非为,对蒋政权“接收”影响更大,最终不得不迁就苏方达威协议。经过一个余月的苏谈判,两国终于达成最后谅解,于8月14日签订了《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各附件。

条约签订后,蒋介石是悲是喜,不得而知。但他在9月2日的日记写下了“1日耻虽雪,新耻重重”的话,多少能代表一些他此时的心境。

正因为如此,当抗战一旦胜利,东北地区立即成为苏。美、**和国民党“三国四方”

的“竞技场”,在这“三国四方”的实力较量,谁有实力,谁就能在东北获得利益,这岂是一纸条约所能包办得了的。

国经历了八年抗战的苦难,无论是沦陷区或者是大后方到处是一片荒凉破败的景象,这次战争对于社会生产力的破坏程度是国现代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美国驻重庆的情报官员们向其政府的报告是这样记述的:国的情况,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很糟。与外部世界的贸易全部停顿。通货急剧膨胀;学生、职员和士兵部感到生计难以维持。国的铁路叨%陷于瘫痪。全部车辆都被砸烂焚毁,隧道和桥梁被破坏,国曾极为依赖的内河航船几乎全部毁坏,或因桔据而无法经营,在大多数地区,公路破烂不堪,各种货运车辆都为数极少。

以上是外国人的记述,从反映出了抗战后国的交通业瘫痪的实际情况。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重庆这地方日本人进不来,但国人又出不去。日本投降正值8月,连续暴雨使江水猛涨,当时大后方为数不多的几条1日轮船,想运送成千上万的乘客,犹如杯水车薪。

许多人只得乘汽车沿着艰险的盘山蜀道,转至贵州、广西,最后从越南走海路辗转广州、上海。


页面连接:http://www.blackdragonsmcnc.com/read_0_peemd/dlpkdpop.html

读零零小说网 78中文网 豆豆小说网

首页 目录 +惊喜 下一页

贼吧网努努书坊贼吧小说网镇魂小说网贼吧小说网宝书网笔趣阁5200新笔趣阁bl文库宝书网bl文库贼吧小说网贼吧小说网猪八戒小说网 宝宝起名